1、投资策略:中国创新成型,中国消费崛起
中国创新:创新成为竞争胜出的核心策略。中国药监局进行了系统且彻底的新药审评制度改革,新药审评 效率大大提高,创新产品的上市周期大大缩短,未来专利延长制度和数据保护制度的出台、知识产权保护 的进一步完善,也将提高创新产品未来的预期回报。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获得政府坚定推进,先后四批 41个品种通过,一致性评价相关技术指南已经完善,大部分省份允许通过一致性评价品种直接挂网,市场 准入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随着后期医保支付等相关配套政策落地,一致性评价品种有望获得更多份额。中 国上市药企加大了对于创新的研发投入,已有恒瑞医药、百济神州、复星医药等多个药企年研发投入超过 15亿,创新药融资环境大大改善,估值节节攀升,港交所创新创业板接纳没有收入和利润创新药企上市, 进一步完善了新药融资产业链条。
医保支付:腾笼换鸟,打开创新产品空间。中国医保在2013年前后当年支出率已经见顶,未来支出增速 大致与收入增速匹配,收入增速与政府财政投入、国民平均收入增速高度相关,未来保持稳定增长可期。 过去几年,当年医保支出率见顶,但是原研药、辅助用药、新药等都在竞争宝贵的医保费用,医保费用使 用效率有待提高。随着医保经办机构的整合,超级单一买单人出现,随着医保对于合理使用的推进,2018 年一季度辅助用药处方量普遍下降20%~30%,随着一致性评价品种对于原研药的替代,考虑医保每年稳 定增量,创新药对于辅助用药和原研药的替代,未来创新药放量可以乐观。2017年国家创新药医保谈判落 地,进入医保品种快速放量,绝大部分产品实现了以价换量,未来创新药医保谈判很可能常态化,创新药 纳入医保周期大幅度缩短。
中国消费:消费升级,高端消费快速崛起。随着中国三四线房价的大幅上涨,居民财富快速膨胀,高端消 费快速崛起。
1、新型疫苗的放量超过产业链各参与方的预期:2017年EV71全年实现超过30亿的销售,4 价HPV上市后供不应求,我们预期13价肺炎疫苗、三代人二倍体狂犬疫苗、9价HPV疫苗、四价流感疫苗 有望实现旺销;
2、TC端医疗服务需求快速释放,代表新型消费趋势的牙科、眼科、健康体检等专科领域快速增长。
投资策略:中国创新成型,中国消费崛起。
1)创新是最强的时代主题,继续看好自主创新能力突出的 企业:恒瑞医药,复星医药,东阳光科,科伦药业等;
2)随着企业对于创新投入的加大,创新服务产 业链迎来大爆发的机会:看好药明康德,泰格医药等;
3)中国疫苗行业迎来新产品集中上市周期,是近年爆发力最强的领域,依次看好康泰生物,智飞生物,沃森生物,长生生物和华兰生物;
4)把握高 端消费崛起的机会:看好长春高新,通策医疗,爱尔眼科,美年健康等;
5)把握2018年下半年医保放 量的机会,看好恒瑞医药、天士力、康弘药业等;
6)一致性评价在2018年有望迎来业绩兑现机会,看 好华海药业,信立泰等。关注医药商业可能的反弹机会,关注瑞康医药、上海医药等。 风险提示:药品降价幅度高于预期;各省药品招标政策严于预期;药品临床试验数据审查趋严;药品、 器械审评政策趋严。
2、中国创新:创新成为竞争胜出的核心策略
2.1 中国新药审评政策历经系统性改革
2.2 一致性评价强力推进,淘汰落后产能
一致性评价利好高质量国产仿制药企业
41个品规已经通过一致性评价
2.3 创新药DCF估值模型: 药审加快,创新药估值提升
优先审评政策推出,创新药上市时间加快
药品数据保护制度:新药生命周期内现金流延长
中国药企研发创新投入大幅度增加
国内创新企业是PE/VC资本热点投向,投融资市场活跃
2.4 联交所拓宽现行上市制度,多家生物科技公司有望上市
2.5 创新药市场价值实现仍需破除多重限制,商务能力依然重要
3、医保支付:腾笼换鸟,打开创新产品空间
3.1 医保局成立有望破解医保困局
医保局成为超级单一买单人,支付端话语权得到提升
管理模式升级,用药合理性有望持续提升
3.2 辅助用药和注射剂占用大量医保,未来占比迅速下降
专科制剂中原研市场份额仍然较大,但受一致性评价影响后续有望下降
部分通过一致性评价品种销量增速已有提高
仿制药持续替代原研,一致性评价后有望加速
3.3 前期新药谈判试点开展顺利,医保谈判政策持续落地
2015年10月,为将价格偏高的创新药价格降至合理区间,卫生计生等16个部委(局)组织开展了首批国家药 品价格谈判试点工作。此次试点涉及3种疾病的5个药品,都是在某一临床领域具有刚性需求,但价格较高的具有独家属性的药品。
2016年5月,首批谈判结果向社会公布,GSK治疗慢性乙肝药物替诺福韦酯、贝达药业的治疗非小细胞肺 癌药物埃克替尼和阿斯利康治疗肺小细胞癌药物吉非替尼纳分别降价67%、54%和55%后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本次谈判试点主要以探索为主,从各省市落地情况来看,国家谈判药品与地方纳入医保之间还存在不协调的问题,但本次谈判为建立国家药品价格谈判机制积累了经验。
谈判品种大幅增加,创新药医保谈判趋于常态化
2017年2月,人社部发布《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7年版)》,此次新版 医保目录相较于2009年版本增加了339个药品品种。本次医保目录加大了对创新药的支持力度,2008年至 2016年上半年我国批准的创新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大部分都被纳入了目录范围。
2017年4月,人社部发布公告,共有44个药品第二轮医保药价谈判,这些药品均为临床价值较高但价格相 对较贵的专利、独家药品,其中进口品种25个,国产品种19个。2017年7月,第二轮医保药品谈判的最终 结果确定,相比于第一轮只有3个品种纳入医保范围,本轮共有36个药品谈判成功。谈判药品的平均降幅达 到44%,最高的达到70%。产品均为临床价值较高但价格相对较贵的专利、独家药品。我们认为开启 医保谈判目录是此次医保调整的最大亮点,因为谈判机制的引入为价格较高的创新药品种进入医保 提供了途径;另一方面,谈判机制为医保目录的动态调整提供了可能。
45个进入谈判目录的药品中近一半为肿瘤靶向药物,涵盖了白血病、肺癌、胃癌、结直肠癌等常见 肿瘤,其他为心脑血管疾病、罕见病、糖尿病等重大疾病用药。
此次有36种药品进入最终目录,可以看到上市公司信立泰的艾力沙坦、亿帆医药的复方黄黛片、康 弘药业的康柏西普、西藏药业的新活素、康缘药业的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恒瑞医药的阿帕替尼、天 士力的重组人尿激酶原进入了最终目录。
同时,人社部规定各省(区、市)社会保险主管部门不得将谈判成功药品调出医保目录,也不得调整限定 支付范围,有效期到2019年12月31日。同时要求各地方主管部门要加快推进本省(区、市)乙类药品调整工作,尽快发布。
第一轮谈判药品各省地方医保进展和调整方案概览
国产重大新药全部谈判成功,推动国产新药市场增长
通过挂网采购缩短进院周期,部分省份不占药占比
执行进度:各地方36个谈判品种进医保目录已大部分执行
4、中国消费:消费升级,高端消费快速崛起
4.1疫苗行业迎来爆发机会的核心逻辑
全球疫苗发展现状:增长稳定,寡头竞争
中国疫苗发展概况
国内疫苗品种亟需换代升级,二类苗比例不断提升
近两年多种疫苗即将上市,行业迅速扩容
4.2 民营医院服务终端市场份额提升,景气度高于公立医院
多因素共振驱动连锁药店影响力快速提升
政策变化:监管政策支持药店发展
市场化程度提升和更好地服务能力是重要趋势
连锁药店经营趋势分析:基本面持续向好,整合仍在继续
连锁医疗服务:市占率提升空间大,合作和布局模式有望持续创新
4.3 中药OTC模式变革
OTC终端重要性加强
中药OTC板块迎来黄金发展阶段
5、风险提示
药品降价幅度高于预期。
各省药品招标政策严于预期。
药品临床试验数据审查趋严。
药品、器械审评政策趋严。